6月24日,记者从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国土资源管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与第一次土地调查成果相比,我省耕地从7710万亩减少到5996万亩,人均耕地由2.15亩下降到1.59亩,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。全省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。
按照国家统一部署,我省从2007年7月开始,根据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,采用覆盖 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,对全省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、真实、准确调查,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调查任务,并上报了调查数据,摸清了我省土地资源“家 底”。今年1月,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了我省的分省数据。
数据显示,与1996年公布的第一次调查成果相比,全省建设用地从1139万亩增加到 1253万亩,增加114万亩;林地从14098万亩增加到16848万亩,增加2750万亩;园地从719万亩增加到1275万亩,增加556万亩。主 要数据的变化,反映出我省这些年来,退耕还林成效显著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但是,数据也显示,我省耕地则从7710万亩减少到5996万亩,净减少1714万亩。从 耕地质量看,全省耕地中旱地4140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69.1%;25度以上耕地1408.5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23.5%;水田、水浇地合计 1855.5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30.9%。表明我省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不高。
谈起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,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处长王文在发布会上说,包括调查标准、技术方 法的改进和生态退耕、农业结构调整,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等因素。其中,生态退耕1255万亩,农业结构调整356万多亩,两次调查标准、技术方法的改进,耕 地减少96万亩,加上灾害损毁耕地的因素,都成为造成耕地保护形式十分严峻的重要原因。
那么,耕地面积的减少,是否会影响到我省的粮食产量?“不会。”省国土厅副厅长燕崇楼在发 布会上说,一方面,我省在耕地保护方面,采取了多种举措,特别是着力在提高耕地质量上下功夫。另一方面,我省耕地减少主要还是退耕还林的部分,原本这部分 的耕地质量就较差。因此,虽然耕地面积有所减少,但粮食产量基本稳定,甚至有所增加。
据介绍,我省在保护耕地方面主要有四大举措:一是每年各级政府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及基本农田 保护责任书,落实保护责任,年底进行检查考核;二是按照依法依规、从严从紧、有保有压、节约集约的原则,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,积极盘活存量,提高土地节 约集约利用率。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,加大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力度,不断提高补充耕地质量,确保建设用地占补平衡。四是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,自 2012年起,计划5年内全省安排94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,去年已完成250.49万亩。同时,在延安、渭北等地开展治沟造地,也保障了耕地质量。 尤其是延安一些地市的治沟造地,一亩地相当于未治理前5亩地的粮食产量。
本文 2014-06-25 08:29:02 来源陕西日报
|